门窗“大店模式”究竟是不是“面子工程”?
大店模式在近几年被不少木门行业大佬看好,从过去的几十平米到如今的四位数的面积,木门实体店在慢慢追逐大店模式,是企业的“面子工程”,还是发展路上的新出来,还是纯粹是木门企业需要大店模式。一、大店模式下卖服务一家四、五十平方米的小店面,摆放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整个空间几乎就被占据了大半。从企业的角度讲,小店面除了销售产品以外,在家居体验感方面却很受限。“企业卖的不仅仅是某一款产品,更是这个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居住体验感受,所以在产品的展示上,不能将产品孤零零地摆放在店内,因为这样客户根本感受不到当这款产品安装在居室内会是怎样的氛围。”业内人士说道,小规模的店面已经不足以呈现出品牌的理念和产品所要传递的生活氛围。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居企业掌舵者们开始意识到,实体店的线下体验工作至关重要,产品体验感受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消费者是否决定选购它。实体经济在面对互联网大潮的怪力席卷时,最需要做的就是将线下店面的体验感做强,只有将实体店的基本功做扎实了,真正做出有别于线上平台的特点和差异化来,才能最终将电商化为实体店面引流的工具,使产品的体验感落到实处。二、行业大咖怎么说某资深家居人士看来,销售产品的关键就是特色,想要在互联网大浪中站稳脚,就一定要将实体店面做出显著的竞争特色来。一些企业热火朝天地开大店,但业内也有人提出质疑。在他们看来,开大店需要的开店资金也相对较多,在这样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时机是否真的合适?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2015年全年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近10%。全国建材家居市场2015年全年整体表现为需求不旺、商能过剩、景气度“冷意十足”状况。而且,这一状态自2016年开年以来并未得到丝毫改善。“不能保守,越保守越完。”在北京开设实体店面积达4位数的TATA董事长吴晨曦看来,正是因为市场环境不好,他们才有机会开大店。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在萎缩,一些品牌开始被陆续淘汰出局,过度饱和的卖场终于有了一定的闲置资源,这时候一些实力雄厚的品牌开大店的需求开始得到满足。他同时指出,企业旗下各类产品增多、产品规模的变化以及产业链的拉长,品牌对线下专卖店的面积、功能、位置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也是开“大店”的重要动因。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店”意味着大投入。据业内人士透露,家居卖场一般是按照平方米对入驻品牌收取租金,北京某些卖场针对一线入驻家具品牌的年租金约为每平方米6000多元,也就是说,一家规模在50平方米的店面,年租金约30余万元,而1000平方米的店铺,其年租金便达600万元。即便卖场给予优惠,扩大店面面积所增长的租金数额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此外,店面的面积扩大,店铺的销售人员数量也需随之增加,这也是一笔数额不小的成本增长。另外,店面装修、产品摆样等环节也会带来成本增加。“大店固然有众多优势,开大店也有各种好处,但大店模式不能盲目复制。”该业内人士坦言,对于大品牌而言,渠道越多越好,必须硬着头皮进卖场,而且越高级的卖场越得进,但是高级并不等于能赚钱,反而可能更难赚到钱,“常规店面都如此,更何况大店。”更多的业内人士则认为:如果企业要开大店,好地段、好卖场、卖场内好位置这几个因素必不可少,否则人流上不去,“大店”有可能从利器变成伤害自己的利刃。大店其实是逼着企业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相关推荐: